現場檢查數據直接影響房屋檢查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。因此,應始終注意現場檢查和檢查。本文總結了現場檢查中的一些注意事項。
結構檢驗的說明應注意:
a)結構檢查主要描述房屋的結構體系、結構布局、構件材料、構件尺寸和損壞情況。損壞應按地基、上部承重結構、圍護結構三部分的順序進行描述;
b)對于沒有開挖和檢查地基基礎的房屋,不應直接描述地基的損壞情況(如老化、受潮、斷裂等);對有基礎基礎不均勻沉降跡象的房屋,應準確描述房屋上部結構的垂直度(傾角)測量位置;
c)上部承重結構的損壞描述應注明損壞構件的類型、損壞位置和具體損壞形式;
d)裂紋的描述應采用平面分布圖、裂紋發展圖等圖解方法,房屋檢測鑒定,如用文字書寫,應包括裂紋的形狀(橫向、縱向或斜向裂紋)、長度和寬度;長度單位為m,寬度單位為mm;
e)典型損壞現象宜用圖表或附圖;
f)房屋各構件損壞情況的描述應規范, 房屋檢測機構、準確。避免使用地方俗語(如“盤當”、“煽動”等)。使用“抹灰層”、“找平層”或“面層”?!保?。
建筑物垂直度(傾斜度)的表達應注意:
a)根據建筑物整體傾斜度與構件局部傾斜度在評價結論分析上的差異,宜優先描述能反映建筑物整體傾斜度的測點信息。建筑;
b)對于建筑物的整體傾斜,鑒定報告應描述同一方向的2個以上測點;
c)對于構件的局部傾斜,應以上下測點高度差的描述作為構件的高度;對于墻體構件,鑒定報告應描述2個以上測點的信息;
d)測量結果應以圖表形式顯示,并標明測量方法,房屋檢測中心、測量點位置、測量高差、傾斜值、傾斜方向和傾斜率。對測量結果應有分析結論;
E)測量高度的單位應為m,傾斜值的單位應為mm。
材料強度的表達應注意:
A)應列出測試結果。如果清單超過一頁,應作為附件附上,并在清單中注明測試方法、組件類型或代碼、組件測試位置(樓層編號、軸編號)和測試值。如有設計文件,應同時列出設計值對比。常用材料強度試驗表示例見附錄B;
b)試驗結果應分批進行假定和分析,以確定計算時的強度值,試驗結果的單位應為MPa;
c)檢測元件代碼應使用“樓層編號元件類型編號”。例如,一樓1號柱子用“1Z1”,二樓2號梁用“2L2”,三樓3號樓板用“3B3”?!?,四層墻編號為4,使用“4Q4”等。